在青岛港的自动化码头,桥吊设备与导引车共舞,远程监控室里的工人如同指挥家,通过iCTOS+ATOS系统快速生成艘艘巨轮的作业方案。3月17日,山东港口经过五年的研发,仿佛推出了一款智慧港口的“操作系统”——“天和”。这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域智能港口解决方案,不仅可复制、可推广,还能为全球港口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智慧支持。
随着5G、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猛进,智慧港口建设已然成为行业焦点。山东港口以其国际领先的定位币游成长值计算方式,构建起了中国智慧绿色港口的标杆。自2002年起,山东港口在智慧码头建设上的探索之路,宛如蜿蜒的河流,从集装箱管理系统到智慧绿色示范港口,渐渐汇聚成了现在的海洋。
“天和”方案如同港航界的鸿蒙系统,其“玉衡”全栈式技术底座,为智慧港口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它的“1761”架构体系:一个技术底座、七大运输操作系统、六个智+平台,以及一个供应链中枢,使得港口运营实现了全业务、全流程的智能管理。
“天和”背后的技术让各类货物的自动化处理从此成为现实,在青岛港,物品通过iCTOS+ATOS的高效管理,实现通行效率提升30%。而在日照港,数字化平台则精准管控每一步,生产效率不断攀升。
更令人惊叹的是,基于“天和”的全服务供应链平台,山东港口正朝着国际供应链服务商的目标转型,不再单纯只是一个港口运营商。通过将智慧贯穿到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港口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这份“天和”方案的发布,不仅是山东港出的创新答卷,更是一份传递给全球的智能港口建设新范式。未来,山东港口将根据全球各地港口的特点,进一步定制开发这款智能方案,助力全球港航业的智慧升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