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发展到现在,在新车销售领域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0%以上,2024年我国新能源车生产和销售已经超过了1300万辆,可以看出新能源车的发展势不可挡。但是网上看视频还是有很多人在说新能源车不能购买,今天我就要针对这些人说一说我的看法,当然了我说的主要是以纯电车为例,其实增程式新能源车也相差不大,可以参考。
1、一种是思想保守的人。这部分人没用过新能源车,也不知道新能源车有什么先进功能,现实社会里,他们的手机虽然迫于形势更换成了智能手机,但手机能使用的功能几乎就仅限于通话和发发微信,其他功能几乎不敢使用;
2、另一种是听信网络传言的人。他们看了网络上针对新能源车不安全的传闻和视频后,对新能源车的安全性非常担心,似乎只要发生事故,新能源车就会变成一个大火炉一样,甚至在停留地也会自燃,当然这些现象是存在的,但几率很小;
3、还有一种是对使用成本很在意的人。他们根据网络传言,深信新能源车3-4年就要换电池,省的油费还不够换电池费用,而且新能源车的保险很贵,动不动上万;
4、最后一种是部分传统的油车行业人士。出于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急剧走下坡路的恐惧,结合网络上的传言予以放大,为自己行业的下滑保留一点尊严。
其实我们国家的新能源车发展是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的。之前是国家考虑到我们国家在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太高的情况下,下定决心要大力发展新能源车,每年补贴给车企很大一块财政资金,但是导致很多企业为了骗取国家补贴一拥而上,搞了很多续航低、售价高、车辆安全性存在问题的车型出来销售。
为了让新能源车确实走上正轨,国家走了两步棋,一步是对外引进特斯拉来中国建厂,用特斯拉这条鲶鱼来触动其他国产厂商的思维;另一步则是将新能源车的补贴逐步降低,直至取消,让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新能源车企没有退路,只能迎难而上,走出温室,迎接新的挑战。
这两步棋非常好,三年下来就让国产新能源车的发展局面焕然一新。各家新能源车企不断推出新款的符合现代中产阶级能够购买的新能源车型,并直面和特斯拉的竞争。特别是这两年,我国的新能源车发展势头,那叫一个汹涌,前后冒出了上百家车企加入大战,几乎所有的传统油车企业也已经加入了新能源车的战斗,先后推出了几百款新能源车型供大家选择,整个新能源车发展的形势,可以用如火如荼来形容。特别是近两年,智能化和新能源化结合,让新能源车的销售非常火爆,目前已占据我国新车销售的半壁江山。
在这个情况下,还有很多人为了各自的想法,甚至造谣诋毁新能源车的发展,这个事情说小了是思想上不够开放,对新事物有点难以接受,说大了是在和国家主推的发展方向唱对台戏。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一个从小到大、从易到难的过程,不能否认,在我国新能源车发展的初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应该怀疑我们国家级的决策的正确与否,这些决策肯定是经过了多少年的论证和权衡利弊以后的选择。
例如这两年我们有些厂家为了快速提升电池容量比,开发了高镍811系列三元电池,确实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了一些安全性问题,走了一些弯路。但是后期出厂的电池都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过专项改良过的,部分厂家为了安全性,选择了更安全但是容量比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极大的提高了新能源车的整体安全性,也导致这两年磷酸铁锂电池的出货量从以前的不到30%提高到占比60%以上。
不止如此,这两年我们的国产电池厂商也在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不断研发出更安全、容量更高、充放电更快、低温性能更好的新款电池。而这两年出厂的新能源车,车企不但是在电池防护方面针对性的加强了安全设计,对电池的耐用性,以及整车的安全性都进行了加强,所以新出的新能源车几乎没听说过安全性方面出现问题的,起火自燃的情况在新款车上也几乎难以看到。当然任何事不可能是绝对的,油车碰撞后起火的也很多,只不过大家没那么关注而已,要想彻底摆脱电车的起火自燃,只能是技术革新。
让人欣慰的是,这方面我们国家走在全世界前列,很多人会说丰田固态电池技术遥遥领先,固态电池技术核心掌握在外国公司手里之类。但是要看到,国产电池厂商正以可见的速度在摆脱国外企业的围追堵截,可以说固态电池投产方面,我们国家应该是领先的,进入2025年,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就知道很多电池企业都开始投产固态电池生产线,部分企业已经生产出了中试产品,部分生产线已经下线了装车试车的产品了。快的线年年初,就会有部分固态电池产品装车销售,慢的话根据目前业内人士的估计,2027年也会有很多固态电池可以装车上市销售了。
不过受限于目前的技术路线和产能水平,售价应该是比较高的,还一时难以普及,根据业内人士的推测和各种专业媒体的预测,预计2030年左右固态电池将会装上普及车型,从而走入千家万户。
从我的记忆中来看,2020年左右是新能源车发展的分水岭,之前也关注过新能源车,但是考虑到安全、续航、充电便利性等方面的情况,没有更多的关注下去。可能再次关注新能源车,是由于特斯拉的销量节节攀升导致的媒体报道让我重新捡起对新能源车的好奇心。那时突然间发现,其实国产的新能源车也已经有很多品牌的和车型了,部分车子的性能和外观都不错。那时正好觉得自己的油车SUV油耗偏大,也已经开了将近10年了,就开始考虑换购一辆电车尝试一下。
随后就开始了频繁的试驾,先是去试驾了特斯拉,问了单位的人,建议我不要购买,否则可能停车会受限制(有段时间大家应该知道的就是限制停放区域),所以就排除了特斯拉,将目光投向国产新能源车。进入我眼帘的是极氪001,那时还没上市,但是性能和数据已经发布,但是去试驾以后被老婆否决,因为后排太硬了;又看中了零跑C11,但是看了现车,觉得内饰不够精致,价格倒还不错,备选;还看了蔚来系列,甚至看了ET7,觉得车子不错,内饰也长在审美点上,但是太贵了,情愿没那么多配套服务,便宜个10-15万可能就进入选购单了。
看着看着就到了2021年下半年,有一天突然和老婆在街上发现一辆小车满漂亮的,非常适合女的开,赶紧一脚油门追上去一看,发现是长城欧拉好猫,这个名字是后面上网查才知道的。老婆被这个车的外观打动,回去一查价格,马上强烈要求我买这个车,并说处理掉我的SUV,开她的油车,她开电车。没办法,为了家庭和睦,原本定位在20-30万之间的我只好为她买了这个车,总体落地13万块,401续航的。后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退了我们1万块钱,实际12万块。
我家的新能源车原本是买来给我老婆开的,之前她开的是一辆小宝马,每天来回60-70公里,一个月下来油费要1000块钱(按照8升/百公里油耗计算),而我离上班地方来回有50公里左右,之前开的SUV油耗要10升左右,一个月下来要1100块钱的油费(单位比较辛苦,周六几乎天天上班),有时候外面跑一下,甚至要1500一个月,两个人一年的油费就要2.7万元币游多设备兼容性,确实有点承受不起了。
电车买了以后,赠送的家充,供电局来拉了线,装了单独的峰谷电表,晚上10点以后充电只需要0.308元/度电,充一次30多度电才10元不到。我老婆开着它,可以在跑3-4次,一般为了确保不会路上给你没电了,三天充一次的较多。结果半年后我老婆调回了我们现在生活的小城市,上班离家只有2公里多点,为了省钱,这个车就只能我来开了。我开以后更省,因为有些时候可以在单位免费充下电,所以半年下来,50块钱的电费都没花完。
这样跑了三年,我家的电车已经跑了42000多公里了,一个感觉就是油费省了好多,家里那辆油车后来加一次油可以用15-20天,每次还不用多加,200元或者300元就够了,过了一段时间算了一下,我家油费从以前的每个月2500-3000之间直接降到300元/月。一年就省了将近3万块,当然这主要是我老婆工作调动和电车的共同作用。
去年下半年我也变动了工作单位,现在来回单位只需要8公里,如果我送完老婆再去上班,来回也就10公里,这下电车反而发挥不出它的优点了。现在我们俩充一次电上下班用用,如果中间不算去乡下看望老人的线天左右充一次电。但是由于我老婆的工作性质,为了预防可能会出一趟差什么的需要跑来回100公里左右的中远程路途,一般我们在表现续航低于200公里时就充电了,否则可能20天充一次电就够了,期间空调是冬天夏天全程开启的。
到这两天我看了一下我家的车子,用了快接近4年了,跑了快5万公里差一点点。整体感觉除了续航买来的时候速度稍微快点就虚得有点大之外,和刚买来的时候几乎没啥区别,为了测试电池的衰减,我特意在前不久跑了两趟和刚买来时跑的路类似的路途,发现现在续航缩减了1-2公里的样子,总体非常满意。
而四年来,我家的电车给我带来的实惠是,按照0.8元/公里油耗,已经节省了将近4万块油钱了。毕竟家充晚上充电才0.3元/度电,充一次才10块钱左右(车载电池设计容量48度电不到,实际每次充电在30度不到,到现在才花了1000多块钱电费(之前在单位充了几次电,加起来2000块钱左右电费),合下来也就4-5分钱/公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然我们家还有辆油车,主要是出远门用,譬如出去自驾游等等,为了车子的健康,我也会隔1-2天开到单位去一趟,油耗很高,一个月200块钱油费。
1、电池寿命。现在媒体上很多视频说3-4年换电池要花很多钱,这个说法我是不认可的,我们国家针对新能源车的锂电池的国家质保标准是8年或者12万公里,在这个质保期内,有质量问题肯定要车辆厂家免费更换。超出这个标准,是需要自己更换的,确实价格比较高,但是很多车子企业为了争取市场,推出了电池首任车主终身质保的承诺,甚至更高的是整车除易损件外终身质保的承诺,如果你不放心电池和车辆质量,完全可以购买有这些承诺的车型。我家的电车就是整车终身质保的,当然我也不想碰上去要求质保的事,至少到目前还没碰到任何质量问题,还帮我避免了几次倒车擦碰,自动刹停了,离墙壁只有10多公分。
即使没有电池终身质保,按照现在大家普遍购买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周期,普遍认为能充放电2000次以上,还能保留80%以上的电容量。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打个7折,那也能充放电1400次左右,按照平均大部分人上下班30公里左右一天,那么可以10天左右充一次电,加上其他适用,就算是5天充一次电,那么可以使用7000天,约合19年左右,那时估计都换了车了吧。
2、保险贵。我刚买回来那次是在4S店买的保险,确实贵了,花了4500元,后面逐年下降,目前三者责任险300万的情况下,年保费2700元左右,比油车略贵300元左右,但是没有像网上说的那样贵好几千,抵消了省钱效应。
3、智能化。电车比油车的智能化是好了很多的,我12万买的电车,在2021年就给了我L2级的驾驶辅助功能,AEB功能更是让我少了至少三次的擦碰,车道居能让你不得已的时候可以离开几秒钟方向盘,无线充电功能让我少带了很多充电线,车载导航地图实时更新解放了我的手机,手机投射功能让我的手机里的影音娱乐可以实时在中控上观看。这些功能我在同期上市的很多油车上是难以看到的,而高档车上是提供这些功能的,但是都需要选装,而且每项的选装费都是以万元计。
4、保值率。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做油车行业的人在说电车不保值,很多不经过仔细思考的人也跟风说电车后期处理不值钱。我觉得是有问题的,这两年由于新能源车的冲击,新开发的油车都在下调销售价格,而且也跟风搞上了智能化。哪怕如此,新销售的油车价格也比3-5年前有了质的下降,原本高高在上的合资车和豪华车品牌,这两年扛不住新能源车的冲击,售价已经多次往下调整了,实际售价可能更低。
至于二手油车已经让很多车贩子尝到了亏本的痛苦,二手油车以前市场很好,现在很多手上有大量二手油车的车贩子已经快撑不住了,二手油车的售价是一降再降,就这样市场也比以前缩小了很多,很多车况差一点的油车除非价格极低,否则几乎无人问津。
而电车随着普及率越来越高,二手车价值反而在不断上升,即使是报废的电车,现在的车身可以卖废铁,车载电池也可以回收加工成新电池,比从矿里提炼可环保多了,所以锂电池的回收理用已经被做成一篇大文章了,先行者已经做大做强了,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涌入这个回收行业,二手电池的价格也会越来越高。再说车载电池还可以经过拆解分拣进行梯次利用,进入更多行业发挥出它更大的价值,再过几年,电车残值只会上涨,应该会比同年限的油车越来越值钱。六、使用中觉得的新能源车的缺点
1、续航虚标普遍严重。以我家的新能源车为例,总共48度电标称401公里,但是实际上城里开得慢好点,能到300公里以上;城乡公路平均车速50以上估计只能开260-280公里,冬天打热空调只能开200多点;高速上时速100以下可以开200公里以上,120公里以上再打空调可能续航只能打4折。我认为,我家的车,在城里开,可以开到13-15度电/百公里;正常城乡道路行驶,大概在16-18度电/百公里;高速上要20以上度电/百公里。
2、低温下电池掉电快。有几次天气降到零下,车子停在车棚里,由于是和外界直接直通的,一晚上续航会掉40公里左右,少的时候也要掉20公里左右,说明磷酸铁锂电池在选择了安全之后缺点是低温性能一般。
3、充电速度还不够。虽然我家是使用家充,慢慢充一晚上可以充满,但是如果碰到有事,想要快充,目前的充电速度还存在不足。当然现在各种快充技术也在进步,近些天我看已经发布了9C和10C充电,号称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400公里通过演示已经实现,当然现实可能还有差距,但是充电10-20分钟,服务区里上个厕所实际续航增加400公里以上的事应该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因为也就是20分钟内冲上100度电不到就够了,实际充电功率只需要维持在300KWH就够了。
4、终身质保只针对首任车主。大部分承诺电池终身质保的只承诺对首任车主有效,一旦车子发生转让,不管是在质保期内外,电池终身质保的承诺马上失效。如果这个承诺是针对一辆车的,那么应该会让整车的保值率大幅上升,甚至让车企得到额外溢价能力。当然如果这个承诺持续,也会给车企带来后期的很大压力,是否可以折中承诺,在20万公里之内终身质保,比国家标准高个8万公里,时间上可以从现在的8年增加到12年或者10年。
5、电池维修成本高。由于电池占据新能源车成本的40%,一旦电池发生问题,又不是质保方面的问题,需要的维修费用相当高,这个问题确实拖慢了很多人更换新能源车的脚步,也迟滞了新能源车发展的脚步。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标准,针对电池型号、容量等方面要求统一的外观和尺寸,这样有利于电池生产企业针对性生产替换电池,回收损坏电池,会极大幅度的降低电池维修费用,也让更多的损坏电池能够以公平的价格得到回收再利用,有利于环保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当然随着固态电池的上市,这些问题可能都会得到解决,我们现在应该期待固态电池能早日解决目前液态电池存在的困境,尽早上市。到时候即使没有终身质保的承诺,我也许还是会换一辆固态电池车,但是根据现在的普遍预计,到我能接受的价格,要2030年了,到时候我的电车也应该要换了,等着吧。
我喜欢油车的原因是技术成熟,使用可靠,经受住了考验。不反对电车,之所以不考虑电车也是暂时的,在等。等市场成熟,等法规完善。现在的电车水分太大,老百姓兜里的钱本就不多,怎敢随意。现在造电车的车厂还没有正确的造车理念,只想赚快钱,把电车当成快消产品。车企也不稳定,今天还在销售,明天可能就倒闭,该品牌的电车车主以后找谁维保?昨天车厂买初代电车,今天销售二代产品,明天上市三代,更新太快,买电车车主今天刚完买车,明天车厂新款销售,后天该款车型停产,考虑过已买电车车主的感受吗?
说得有道理,这些方面确实是有点问题,不过迭代这方面是正常的,就像手机一样,肯定会不断有新款手机,换不换随你,但是早买早享受也是真的[祈祷]
我没有黑电车,我家也刚买一辆电车,实事求是说,耐用性、便利性,电车确实不如油车,可以大胆地说,耐用方面,一辆合资油车可以抵两辆以上的电车用,电车唯一优势是电费合算,油车油价太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耐用现在肯定还比不上油车,这主要是电池,至于其他东西都是一样的,油车会磨损,电车一样,一旦电池技术更成熟一点,电车早晚会取代油车[祈祷]
近日,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谈到技术与安全,认为很多国内车企和传播“我就觉得胆子太大了”。他提到比如做一个平台,”我们一般要用6年时间,在国内好多企业,成立也不到6年时间,它就能出来好多车”。对此,尹同跃表示:“这个对我们来讲是不太理解的”。
在5月9日举行的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大量俄军武器装备在红场亮相引发各界高度关注。从S-400防空导弹系统、“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与“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等传统大杀器,到首次亮相的“天竺葵-2”无人机,这些装备集中体现了哪些特点?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两行人相撞案”普法案例引发争议,央视《法治在线》联系到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法院回应,关于“安全距离”,表述存在使用不恰当的问题。法院还提供了事发现场公共场所视频,并详细介绍案发情节。
也门胡塞武装当地时间5月4日发表声明称,使用一枚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打击了以色列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准确命中目标。胡塞武装导弹袭击暴露美以防空体系重大漏洞针对此次也门胡塞武装对以色列的导弹袭击,阿拉伯媒体分析认为,此次行动可以说是对以色列和美国的双重回应。
尤溪县天狼防灾减灾救援中心的一名队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们是5月7日从福建省尤溪县出发,携带了3只搜救犬前往石谷解参与搜救。
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下,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心脏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疾病随时可能找上门来,仿佛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致命一击。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据印媒报道称,印度民众在霍希亚尔普尔发现了巴基斯坦发射的中国 PL-15E 导弹的残骸,从公布的视频来看,这枚导弹大部分都是完整的,尾舵、发动机、弹体中部的短翼都非常完整,此前在社交媒体上已经出现多次残骸,包括天线、制导舱甚至T/R单元,这不禁让很多网友都非常